2025年5月24-25日,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青島大學、青島海洋科技館、《紡織學報》編委會共同承辦的2025年紡織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大會在山東青島圓滿召開。本次大會得到重慶三五三三印染服裝總廠有限公司、廣西科技大學、日本超臨界流體研究委員會、蓬萊嘉信染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力支持。會議吸引了國內外知名學者、行業專家、企業代表以及青年才俊參加,共同聚焦紡織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關鍵方向,共話綠色制造技術、低碳生產工藝及可持續資源利用等前沿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與發展趨勢。
24日上午,大會隆重啟幕,主會場由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洪玲及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院長許長海共同主持。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伏廣偉、青島大學副校長李榮貴、青島市科協副主席王輝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共同強調紡織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是時代賦予紡織人的使命,也是紡織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指出必須強化應用基礎研究,努力實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紡織行業“卡脖子”關鍵技術協同攻關,以綠色、低碳、可持續為破局點,全面助力纖維新材料、紡織品循環利用、綠色制造工藝和高端裝備、人工智能與工業互聯等技術的持續創新與突破,共同推動紡織行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邁上新臺階。
開幕式上,伏廣偉理事長為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托舉的中國科協第十屆“青年人才托舉工程”6位入選者劉春玉、李昶、高魯、梁躍耀、姜亞龍、龔維頒發證書,勉勵他們弘揚科學家精神,勇當紡織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排頭兵,為紡織強國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武漢紡織大學徐衛林院士、東華大學毛志平教授、青島大學房寬峻教授、路易斯安那大學劉傳蘭教授分別為大會作了精彩主旨報告。徐衛林院士的線上報告以“科技力量在紡織服裝品牌建設中的作用”為核心,從纖維材料創新、紡紗技術革新、織物后整理與標準檢測三個維度展開,指出科技創新是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并結合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了科技創新推動品牌價值提升的路徑,強調我國制造企業需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將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為品牌差異化優勢,為提升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國際影響力注入新動能。毛志平教授圍繞“聚酯纖維筒子紗超臨界CO2無水染色技術”,分享了其團隊在ScCO2流體染色三大關鍵問題:染料溶解行為調控方法,高效率上染工藝、染色成套裝備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并介紹了其工程化生產產品質量與節能減排效果,從源頭上解決印染行業的淡水資源消耗和廢水排放問題。房寬峻教授介紹了開發的活性染料無鹽連續軋染和濕態高速噴墨印花技術,通過對染整過程中分子作用機制的研究,為開發原創性印染技術指出了新思路。劉傳蘭教授針對當前紡織行業面臨的綠色挑戰,借助學術研究與實際案例闡述了數字化技術對時尚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作用,呼吁我國紡織行業應緊抓機遇,引領全球可持續時尚轉型。
聲明:本文的內容、模板整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聯系刪除。
- 2025秋季柯橋窗簾布藝展圓滿落幕
- 探秘彈力無紡布:從工藝到應用的多重優勢
-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氨綸分會/生物基化學纖維及原料分會年會暨纖維
- 立秋已至,彈力無紡布與您共迎秋日新篇
- 武漢紡織大學紡編青春實踐團赴蘇州開展專題調研
- 東陽市萊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解析彈力無紡布回彈性能的處理之道
-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醫療與健康分會一屆四次理事會召開
- 防護到康復:彈力無紡布的醫療全場景應用
- 今年以來我國紡織行業實現平穩增長